孩子們戶外活動也比以往增多,磕磕碰碰難免。除非是磕破特別嚴重,否則很少有家長會帶孩子去醫(yī)院排長隊,得等好幾個小時就為了擦傷后包扎一下。因此,很多家庭在家里都會有一個“急救小藥箱”,常備很多種外用藥。
寶寶小擦傷,可以用碘酒消毒
擦傷
“一二三,木頭人;一二三,木頭人———”,“哈哈,來抓我呀,抓不到吧!”幾個小豆丁們你追我趕,玩得正歡。哎喲,西西被凹凸不平的路面絆倒了。粗糙的水泥地把她的兩個小膝蓋擦得紅紅一片,兩個小手心也滲出小血珠來。
擦傷:是寶寶最常見的外傷,指的是表皮受傷,一般傷勢比較輕,對于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伏、酒精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后涂上抗菌軟膏,或暴露,或用干凈的消毒紗布包扎好,小的創(chuàng)口也可貼上創(chuàng)可貼。對于擦傷面積大、傷口上沾有污物,必須用生理鹽水,如沒有可用清水沖洗干凈傷口,然后用碘伏涂抹傷口及周圍組織,再涂上抗菌軟膏,或暴露,或用干凈的消毒紗布包扎好。對于受傷部位腫脹明顯、滲血較多,最好及早到醫(yī)院外科門診治療。
刺傷
“這是我的魔法棒,變!變!”鵬鵬拿著他剛撿到的一根樹枝揮舞著,口中念念有詞,在那個充滿了想象力的小腦袋里,他已把自己變身魔法師,幾片小樹葉、幾根小木棒都成了他的魔法道具。可回到家后,他總叫嚷“手手痛”,媽媽戴上眼鏡仔細掃描了一遍,原來罪魁禍首是木棒上的一根小刺扎到了肉里。
刺傷:也是寶寶的常見外傷,指的是被細長的針、刺刀、木刺等所造成,傷口一般較小而深。因為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建議盡早到醫(yī)院處理。在來醫(yī)院之前也可做一些簡單的處理:首先要了解傷口是否殘留有刺傷物,如玻璃片、針、釘子,如果沒有可以首先擠壓傷口,可以讓它流出一些血液,再外用雙氧水,生理鹽水沖洗,然后外涂碘伏,對傷口上的刺傷物可用消毒后或者火燒后的鑷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傷口。
小貼士:別因為可能的小外傷,就讓孩子與大自然“隔離”,其實和昂貴的成品玩具相比,來自大自然的“玩具”更有利于鍛煉孩子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