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女兒班級參加家長會。在進行到互動環(huán)節(jié)時,班主任王老師出了道選擇題:你認為孩子聽話好嗎?A。好;B。不好。家長們有的選“A”,有的選“B”。
這時,王老師笑著說:“家長們先別忙著做決定,先聽我給大家讀篇小故事吧?!闭f完,拿出張報紙,讀起來:暑假期間,來自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孩子在廈門搞夏令營,在游鼓浪嶼的時候,團長讓孩子自己選擇游玩的地方,外國的孩子們看著地圖,有了許多選擇。而中國的孩子雖然在討論,但提不出一個建議,最后中方老師決定讓中國孩子游日光巖,結(jié)果所有的孩子都說好。此時,一位美國老師說了一句話:“你們的孩子,難道連選擇都不會嗎?”
讀完故事,王老師接著說:“大家知道我們的孩子為什么不會選擇嗎?對,是我們的孩子太聽話了。當然,我不是說聽話不好,但如果孩子太聽話了,不就變成家長手中的‘小木偶’嗎?”
是啊,一直以來,做家長的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聽話。就拿我女兒來說吧,買什么東西、想出去找小伙伴玩、甚至連上廁所都要我來幫她做決定,我也樂意幫她做選擇。于是,每當朋友羨慕我女兒聽話懂事時,我都要高興好一陣子??山裉欤斘衣犕晖趵蠋熥x的這個小故事后,我卻再也高興不起來,相反,感到無比的后怕――女兒不就是故事中不會選擇的孩子嗎?
孩子聽話沒有錯,但如果聽話到?jīng)]有自己的思想,事事把手中的“線”交由別人左右的話,那就是我們做家長的失敗和悲哀了。為了孩子的將來,我們在教育孩子聽話的同時,也應(yīng)鼓勵他們大膽地選擇自己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