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知道打孩子是打不出道理的

編輯:denghuiyang | 出處: 媽媽網

  時代發(fā)展到今天,仍然有一些家長相信棍棒教育,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據筆者在北京市進行的調查,有12%18%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常使用“打一頓”的方法。相信“打一頓”管用的,農村高于城市,父親高于母親。甚至有時打孩子和偶爾打孩子的,比率更高。某學校調查,學生中挨過打的占80%。某小學三年級一個教學班調查,全班43人,只有一個學生沒有挨過打。

  盡管有的教育工作者這樣說:“打孩子不能提倡,但如果‘會打’(指時機、輕重適當),也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且還往往舉出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打學生的例子作證明。我們認為,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它會助長那些打孩子的家長繼續(xù)濫施懲罰,使打孩子的行為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本來不打孩子的家長也可能受這種觀點的影響想試一試打的作用,走入誤區(qū)。

  為什么打孩子的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呢?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社會流傳的錯誤觀點的影響?!肮靼糁鲁鲂⒆印?、“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罵是愛,氣極了,拿腳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等觀點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舊時代在各種作坊學徒,在戲班子學戲,都是以打作為重要的教育手段。這種作法幾乎是家喻戶曉的。

  其二,有些家長自己小時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于是在教育自己孩子中繼承了打的傳統(tǒng)。盡管這些家長小時候挨打也心里怨恨、反抗,但自己畢竟已成人,胡里胡涂地把打當成一種順理成章的措施。

  其三,一些家長教育無能,孩子有了問題,說罵、訓斥都不管用,只好動手、動腳、動皮帶、動棍棒,特別是脾氣暴躁的家長,往往走這條路。

  要遏止打孩子的現象,必須充分認識打的危害:

  第一,經常打孩子,會導致孩子不明是非,走上歧途。

  打是打不出道理的。有的家長,見孩子有問題,不問青紅皂白,不分析原因,不指出解決辦法,打完了事。有的時候,孩子的行為明明事出有因,挨打之后,孩子心想:反正好歹都挨打,以后做事不想對還是錯了。某城市曾對408名少年犯進行調查,發(fā)現棍棒之下少年犯罪率高,其84%是受棍棒教育的。當初,家長不會想到,打會把孩子打上犯罪道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