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催,中午吃飯催,晚上睡覺催,家長拼命催,寶寶慢吞吞。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已成為大多數(shù)孩子的通病,家長為此一把辛酸一把淚。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現(xiàn)狀?家長如何能夠快速解決“拖延癥”?本期《愛幼科學說》邀請到復旦大學博士付小平,他是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兒童成長力培訓專家。他結合多年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為父母分享養(yǎng)育孩子的理念,深受年輕父母的青睞。節(jié)目中,針對寶寶磨蹭的各種表現(xiàn),他將給出科學正確的引導。
如何正確地看待“小磨蹭”?
“快起床”、“快穿衣服”、“快吃飯”、“快點走”、“快快快……”快速的催促,成為很多家長的口頭禪!“一天到晚催我,越催我越想磨蹭”,這是孩子真實的內(nèi)心。面對這種情況,付小平建議,家長不要強行干涉孩子的時間管理,要平等尊重孩子的節(jié)奏。表面上,孩子和成人在同一個空間,實際上,兩者在不同的世界里。孩子眼里看到的是微觀世界,生活、學習方式不同于成人。孩子的認知、情緒情感、意志力、行為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隨著年齡慢慢發(fā)展。家長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要學會等待接受,尊重孩子的節(jié)奏,更好地提高效率。
家長正確引導,比催促、責罵更有效
由于寶寶的神經(jīng)、肌肉發(fā)育不成熟,身體協(xié)調性比較差,四肢的配合不靈活,一系列的動作反應比較吃力,總會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具體表現(xiàn)在不按時睡覺、吃飯、洗臉刷牙慢吞吞等方面。面對父母瘋狂地催促、責罵,孩子反而容易變得煩躁、耐性差,手忙腳亂,逆反心理,最終導致惡性循環(huán)。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父母需要改變對孩子的看法,多些表揚和鼓勵,少些批評和責罵。對此,付小平推薦采用倒計時法、限時法、獎懲法等親子游戲法,靈活地運用各個方法改掉磨蹭的習慣,用平等和諧的語氣方式與寶寶交流。
“時間儲蓄罐”助力孩子時間管理
通過“時間儲蓄罐”的方法,讓孩子把時間當作金錢,將儲罐里的時間有序存取,可以自己獨立支配時間。通過“記錄我的一天”的方式,讓孩子體會和感受時間的珍貴,將生活中的事情和時間聯(lián)系起來,進而增強對時間的感覺。家長還可以陪孩子買鬧鐘,一起制定時間安排表,教會孩子認識時間,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制作時間金字塔”可以將抽象的時間轉化為具體形象的概念,讓孩子學會合理分配時間,提高利用時間的效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家長要耐心引導,對癥下藥,采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今晚22:00,付小平在遼寧衛(wèi)視《愛幼科學說》的課堂上分享四大技巧讓寶寶不再磨蹭,增強時間意識,學會時間管理,提高做事效率,真正地做時間的主人。更多精彩內(nèi)容,鎖定今晚22:00遼寧衛(wèi)視《愛幼科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