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間,一條微信在胖友圈瘋傳,“隱翅蟲在你的身上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可能當(dāng)時大家都云里霧里的,拍打這種蟲子之后會致死的節(jié)奏嘍,其實這不是真的。
隱翅蟲是什么蟲子?
其實隱翅蟲一年四季都有,它們身長0.6~0.8cm,類似飛螞蟻,分布于世界各地,常棲息于草木或石下,晝伏夜出,喜歡在有亮光的地方活動,而且有向高的特性。
隱翅蟲沒有想象中可怕!
隱翅蟲毒性不足以致人死亡,不過它體內(nèi)的液體pH值相當(dāng)于濃硫酸,所以如果任性怒拍隱翅蟲皮膚就會被灼傷,如果不及時處理會令皮膚潰爛。
隱翅蟲的“宿敵”是誰?
俗話說一物降一物,隱翅蟲最怕的就是風(fēng)油精!風(fēng)油精可有效殺死隱翅蟲,500ml水內(nèi)加入2~3滴風(fēng)油精,就可以令隱翅蟲在一分半鐘內(nèi)一命嗚呼。
暖春四月,各種蚊子、蟲子又雙叒叕出來“搗亂”了,看到這些惱人的小動物,我們也許會條件發(fā)射般的“噼啪”把這些小動物拍死,但是面對隱翅蟲大家千萬不要怒拍,否則皮膚就遭罪了。但不拍它難道它不會主動攻擊我們嗎?
其實隱翅蟲是不會咬人的,所以大家看到這些小蟲子飛來飛去,甚至飛到自己身上千萬要息怒不要怒拍,它本身是沒有毒性,但是它體內(nèi)的液體有腐蝕性,怒拍后會灼傷皮膚。建議大家看到隱翅蟲或者是其它不常見的小蟲子不要隨便拍打,用嘴氣吹走它們。
近段時間大家喜歡外出游玩,那么最好穿長袖的衣服,尤其是去爬山登高的筒子。平時睡覺的時候可以在寢室里噴點花露水,點滅蚊器,或者將風(fēng)油精稀釋后灑在房間的角落,讓隱翅蟲沒法靠近咱們。
網(wǎng)傳隱翅蟲的毒性很強,不過專家就指出隱翅蟲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毒。怒拍隱翅蟲后會誘發(fā)皮膚過敏反應(yīng),但是用一些堿性的液體清洗皮膚,就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看到隱翅蟲最好的方法就是吹走它們,不要怒拍,否則它體內(nèi)pH值呈強酸性的液體就灼傷皮膚,引起隱翅蟲皮炎。隱翅蟲皮炎一開始皮膚會出現(xiàn)紅斑,之后會出現(xiàn)水泡,皮膚會變得紅腫,而且很癢,會令皮膚潰爛。不小心誤拍隱翅蟲后,大家可以用肥皂水、蘇打水或者清水清洗皮膚,酸堿中和能緩解皮膚的不適,之后及時就醫(yī)就沒有大問題了。
實際上隱翅蟲的毒性并沒有那么可怕,還有一些毒物比它更兇猛。例如白紋伊蚊,清明前后的天氣有些濕熱、高溫,最容易滋生這種蚊子,如果被這些蚊子咬了之后可能會得登革熱。
恙蟲的毒性和很猛,曾經(jīng)有出現(xiàn)過恙蟲咬死人的事件。清明這段時間也是恙蟲高發(fā)的日子,大家平時要避免一些草叢、灌木叢里面玩耍。
白毒傘長得很清純,但是毒性猛烈。白毒傘其實是一種有毒的蘑菇,如果你不能分辨哪種蘑菇是否無毒,就不要隨便采摘了,避免出現(xiàn)誤吃毒蘑菇中毒事件。
怒拍隱翅蟲之后你的皮膚會有燒灼感,主要是隱翅蟲體液pH值相當(dāng)于濃硫酸,這些液體接觸到皮膚不會致死,但是會令皮膚出現(xiàn)紅腫,出水泡,而且會奇癢難耐,最令人心塞的是,怕打這些隱翅蟲之后皮膚會留下色素沉淀,很不美觀。
踏青、登高的時候建議穿大家長袖衣服。如果你的皮膚變得紅腫,而且有燒灼感,又癢又痛的話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了。拍打隱翅蟲后會出現(xiàn)以下癥狀,皮膚紅腫、刺痛、奇癢難耐、糜爛、結(jié)痂以及鱗屑、水皰等癥狀,嚴(yán)重的話還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發(fā)燒等全身癥狀。
所以拍打隱翅蟲之后記住先用大量清水稀釋傷口,或者準(zhǔn)備肥皂水清洗皮膚,用堿性的液體沖洗傷口,能緩解皮膚不適,之后就要立馬到醫(yī)院檢查了。
隱翅蟲皮炎一般會在一到兩周內(nèi)痊愈,只不過愈合不太良好,畢竟皮膚留有色素沉著,影響形象。另外,如果傷口出現(xiàn)感染情況,也需要再次就醫(yī)。
拍打隱翅蟲后引起隱翅蟲皮炎,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立馬用大量清水清洗傷口,這樣能起到稀釋的作用。當(dāng)然最好有肥皂水或者蘇打水清洗皮膚,此外也可以用一定比例的生理鹽水、高錳酸鉀溶液等清洗傷口,并同時服用一些抗過敏藥物。
1、大量清水沖洗。清水能起到稀釋毒液的作用,可以減少皮膚的灼傷感。
2、高錳酸鉀溶液、碳酸氫鈉溶液,和生理鹽水??梢杂靡欢ū壤母咤i酸鉀溶液、生理鹽水、一定比例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皮膚,這樣也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3、肥皂水、蘇打水。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用堿性的肥皂水清洗傷口,酸堿中和能緩解皮膚的不適。
4、爐甘石洗劑。大家用爐甘石洗劑的時候,建議先將膿皰挑破而且擦干,然后再抹爐甘石洗劑,每日涂抹3~5次。
5、口服抗過敏藥物??诜K姑艋蛘邠錉柮羲幬?,這些藥物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藥物。
6、抗過敏軟膏。局部消毒之后,涂抹抗過敏皮炎平軟膏,或者無極膏,不過不能將藥膏直接涂抹在傷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