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留守兒童,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許是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了生計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被留在農(nóng)村生活的孩子們。然而如今,在繁華的城市里,也出現(xiàn)了一批非典型意義上的留守兒童——城市留守兒童。那么,什么是城市留守兒童?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或工作繁忙,以致于要么與保姆為伴,要么在爺爺奶奶的隔代撫育下成長,要么小小年紀就寄宿在學校或者其他一些輔導機構(gòu),與父母缺乏溝通和交流的城市兒童,就是所謂的城市留守兒童。
與農(nóng)村留守兒童不一樣的是,他們的生活并不貧困,有的還很富裕。他們有的用著最新款的手機,有的有著數(shù)不清的高級玩具、多得嚇人的零花錢,有的上最貴的補習班,但他們和農(nóng)村留守兒童一樣,很少見到自己的父母,缺乏心靈的關(guān)愛。
列夫托爾斯泰這樣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么,不幸的城市留守兒童各自有著怎樣的形成原因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父母進修學習。父母一方或雙方到另外的城市或國家深造,而不得不暫別孩子。
2、父母掛職下鄉(xiāng)。有些家長在國家機關(guān)單位任職,因為工作需要,得掛職下鄉(xiāng),到基層單位工作,少則半年,多則兩三年。
3、父母異地開公司或被派往異地公司。這部分家長更像是游牧部落,哪里有水草就去哪里放牧,根本無力照顧孩子,而有些孩子也早已習慣了父母不在身邊的生活。
4、父母工作繁忙。這部分家長多是公司高層人物或領(lǐng)導,因為應酬多,與孩子接觸少。而這一部分孩子處于留守的邊緣,比嚴格意義上的城市留守兒童幸福得多;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情,父母還是可以很快趕過來處理的。
5、子女異地求學。這是一種新的留守形式,表現(xiàn)形式為父母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讓孩子異地求學,這些孩子往往被寄養(yǎng)在親戚家或自己生活在異地。
所謂性格的形成,三分先天七分后天。那么,身處特殊環(huán)境的城市留守兒童,他們的性格特點又受到了后天怎樣的雕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因為長期不和父母交流,所以城市留守兒童在思維模式上容易走極端,多表現(xiàn)為不善于與同伴交往,人際關(guān)系緊張、遇事易沖動等性格特點。
另外,與農(nóng)村留守兒童容易自卑的特點不同,城市留守兒童更多地呈現(xiàn)出自負、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瓣P(guān)心我的人少,我也不在乎”成為了不少城市留守兒童對自己的心理暗示;而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會不斷把自己的父母與別人的父母作比較,越發(fā)容易產(chǎn)生怨恨父母的情緒,從而導致焦慮、自閉等。
林語堂這樣說過:幸福就是睡在自家的床上,吃著父母做的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跟孩子做游戲。然而,這平常的父母子女相處的光景對于城市留守兒童來說,卻是奢望和夢想。那么,城市留守兒童與父母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一、物質(zhì)滿足型
這類父母會盡可能地讓留守兒童在金錢、物質(zhì)上得到滿足,但卻很少關(guān)心孩子精神上的需要。而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大多會表現(xiàn)出自我約束能力差、自私、任性、不懂得關(guān)心體諒人的性格特征。
二、不聞不問型
因為工作或生意太忙,這類父母往往無暇顧及家里的孩子,也不注重與孩子的聯(lián)系和溝通。如此造成的后果便是:不僅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父母感情淡漠,對自己信心不足,在與人交往方面,也會持消極態(tài)度。
三、關(guān)愛有方型
這類型的外出父母會經(jīng)常打電話與孩子溝通聯(lián)系,并鼓勵孩子上進,給孩子講外面的事,利用寒暑假帶孩子外出旅游等。顯然,這種家庭教育既注重了兒童物質(zhì)上的需要,又注重了他們精神上的需要。但遺憾的是,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尚屬少數(shù)。
城市孤獨癥是什么?簡單地說,城市孤獨癥是一種心理感受,是喧囂里的孤單?;忌铣鞘泄陋毎Y的人,不愿與他人接觸,網(wǎng)絡(luò)是他們的精神寄托。那么,身處特殊環(huán)境的城市留守兒童會患上城市孤獨癥嗎?
雖然不差錢,擁有著孩子們艷羨的游戲機和零花錢,但是由于無法與父母一起生活,城市留守兒童常常會感到生活無聊。親情的缺失讓這些孩子感到空虛迷茫,也讓他們?nèi)旧狭顺鞘泄陋毎Y。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不善溝通少朋友、與游戲機為伴、極端、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只有通過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全面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生活、個性得到逐步完善。如果孩子長期缺乏親情的關(guān)愛和撫慰,長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角色最好不要缺席。
關(guān)注【媽媽網(wǎng)】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媽媽網(wǎng)】or【mama_cn】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