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皮是一種很實用的中藥材,為菌類植物藥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多于7~9月采挖,加工“茯苓片”、“茯苓塊”時,收集削下的外皮,陰干。茯苓皮多為長條狀,大小不一,外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疣狀突起,內(nèi)部白色或灰棕色。質(zhì)脆,具彈性。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味甘淡,性平,主治水腫膚脹。以下是史書中記載的一些藥方。
1、《經(jīng)驗良方》有記載其利水消腫的食用方法為:茯苓皮、椒目二味不拘多少,煎湯飲。
2、《中藏經(jīng)》五皮散提到,茯苓皮可治男子婦人脾胃停滯,頭面四肢悉腫,心腹脹滿,上氣促急,胸膈煩悶,痰涎上壅,飲食不下,行步氣奔,狀如水病。食用方法是:生姜皮、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硬物。
3、《溫病條辨》中描述的茯苓皮湯主治濕溫,吸收穢濕,三焦分布,熱蒸頭脹,身痛嘔逆,小便不通,神識昏迷,白舌苔,渴不多飲。食用方法為:茯苓皮15g,生苡仁15g,豬苓9g,大腹皮9g,白通草9g,淡竹葉6g,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苓桂術(shù)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