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的冬天異常寒冷。圣誕節(jié)那天下午,我們在家里舉行了一場小型的聚會,除了我們夫婦的朋友和我的閨蜜們之外,還有兒子工作上的一些朋友來玩。那天下午我們玩得非常開心,一直到晚上7點多,天完全黑了,大家才有散去的意思。
當我們一家三口在門前一一送別客人的時候,由于開著門,冷風嗖嗖地往里灌,我于是很自然地對站在身旁的兒子說:“冷不冷?媽媽摸摸手!”而我那個頭將近一米八的26歲的兒子,也很自然地把手伸過來,讓我摸摸看涼不涼。
沒想到我們之間這個極其自然的動作,卻引起了我的閨蜜們的注意。那天之后的一次聚會中,有位閨蜜告訴我,當時她看見我們這“母子情深”的親密畫面,感動得差點紅了眼眶。
事實上,我和兒子之間很多母子情深的畫面,早在他八九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向往大男子氣概的他給勒令禁止了。我已經(jīng)不記得最后一次說“媽媽愛你”是什么時候,最后一次親吻他胖嘟嘟的面頰是多久以前,最后一次擁他入懷又是什么樣的溫馨感受……
我只記得才上小學中年級的他就已不再允許我當街親他的臉頰,或在大庭廣眾之下緊緊地摟著他,也不愿意聽我總是把愛掛在嘴邊,只要我說:“媽媽好愛你 呀!”他就會故意捂著耳朵,怪叫地回道:“我的天呀!真肉麻!”我當然明白他喜歡聽到自己是被愛著的,只是作為“大男人”,他不喜歡這種在他口中所謂太娘 娘腔的表達方式。
可是,他當然是需要被愛的。9歲時,從確定自己即將要獨自到英國寄宿學校念書開始,足足有一年多的時間,每天晚上睡覺,他就會自動爬上我和他爸爸的大床,把身體呈大字形攤開,占據(jù)爸爸睡的那半邊,讓爸爸自己去睡他的房間。我和他爸爸心里都清楚他需要躺在媽媽身邊的安全感,所以從來沒有阻止過他???是,這個需要在媽媽身邊睡覺的10歲男孩,卻在我送他到英國后將返臺灣時,像個男子漢一樣,對著在倫敦希思羅機場哭得稀里嘩啦的我說:“你別哭??!多丟人 哪!”
心理學家就“如何表達愛”概括了5種方式,它們分別是:“肯定的言辭”、“身體的接觸”、“精心設(shè)計的時刻”、“禮物的饋贈”以及“服務(wù)的行動”。這5種表達方式都能讓對方感受到愛,而且它們可以一起出現(xiàn),或交替運用。
我相信剛才你們一看到“學會愛”這個標題,一定會覺得我很無聊,因為它出現(xiàn)在一個最不需要出現(xiàn)和被教導的地方。如果我現(xiàn)在寫的是一本有關(guān)愛情或兩性關(guān)系的書,你們或許可以理解學習它的必要性,可是在一本和親子有關(guān)的書里提到它,這個主題似乎就顯得有些多余,因為,哪個父母會不愛孩子啊!況且,父母愛 子女是人類最美好的天性,我們還需要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