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币粋€有禮貌的孩子,才會成為一個社會適應性強的孩子,一個能夠被環(huán)境接受的孩子,一個受歡迎的孩子。禮貌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每一位父母,在養(yǎng)兒育女的生活體驗中,都要將禮貌化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親子放大鏡
阿圓是個不修邊幅的孩子,整天一副吊兒郎當邋邋遢遢的樣子,無論在什么場合,跟什么人在一起,都是以一種衣冠不整的形象示人。在社交禮儀的知識上,阿圓更是懂得很少,也很不在乎這些東西,平常,不管在什么場合,他常常是穿一身奇裝異服,有時上身穿件西裝,下身穿個大褲衩,有時是渾身補丁的乞丐裝,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不敢穿出來的。
在師長面前,阿圓也總是顯得特別沒有禮貌。與老師擦身而過連個招呼也不打,見了長輩也不叫叔叔阿姨,總之,他就是認為禮儀這些東西在生活中都是可有可無的,而且如果講究禮儀的話還很麻煩,他是個懶家伙,最怕的就是麻煩。于是,無論是在大家的面前還是在大家的印象中,阿圓都是那個看上去最懶散邋遢不懂禮貌的人。也因此,在班里沒有人喜歡他,沒有人愿意跟他來往,甚至沒有人愿意跟他坐一張桌子。
一個不懂禮儀、沒有禮貌的人是很難有人愿意與他交往的。我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人們就很重視禮節(jié),民間還流傳著一段段的禮儀佳話。比如“程門立雪”,說的就是北宋才子楊時,在找老師求教時,看到老師在睡覺,為了不打擾老師休息,硬是在雪地里站了幾個小時,直到老師睡醒,才進門。
“曾子避席”也是一段禮儀佳話。講的是,有一次曾子在老師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圣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么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痹谶@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知識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這段禮儀故事也被后人廣為傳誦。
孔子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倍Y儀禮貌有時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背后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素質(zhì)與修養(yǎng)。
本領(lǐng)養(yǎng)成6招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tǒng)等方式固定下來的。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映射到孩子身上,就是要重視、開展禮儀教育。
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不重視禮儀和規(guī)矩,在與人交往中,常常因此而發(fā)生誤會和摩擦。而在親朋好友眼里,不守規(guī)矩和禮儀的孩子也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所以,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最基本的禮儀常識,那么,父母該如何教孩子學會禮儀呢?下面有幾點建議可供父母參考。
首先教孩子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
不懂禮儀的人,在社交場合很難受到別人的歡迎。在工作中,不講究禮儀的人也很難處理好與同事的關(guān)系。
引導孩子注意儀表端莊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xiàn)。儀表首先要衛(wèi)生,清潔衛(wèi)生是儀容美的關(guān)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其次是注意服飾,它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huán)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穿著裝打扮要優(yōu)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