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很有社會影響力,也很有能力的母親,對我說:“我真是很羨慕你,看你家夏楊,二十二歲在經(jīng)濟上、精神上就已經(jīng)開始自立了,不用你和他爸爸操什么心。我那兒子可真是愁人,除了小學是自己上下來的,初中、高中都是我們給他花高價找的最好的學校,連上大學也是托了關(guān)系。大學三年級,我就給他聯(lián)系好了工作單位,接著畢業(yè)、結(jié)婚、房子,甚至連車都給他買了?,F(xiàn)在三十多歲的人了,一點責任感也沒有,沒點主見,在單位上也不出色。那么好的一個單位,競爭那么激烈,我退休后,他怎么辦?”
我笑笑說:“他會慢慢長大的,只要你放手?!?
我沒好意思把我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你這個媽媽,以愛的名義,把人家孩子可以自己奮斗的一切權(quán)利都剝奪了。”
我想起牧童和仆人的故事。
一個牧童每天總是很累地回到家,問爸爸:“為什么那頭牛不聽我的話?我一直用力牽著它的鼻子走?!卑职譀]說話。第二天,爸爸和牧童一起去放牛,只見爸爸輕松地牽著牛,到了拐彎處或危險處,才抖動一下韁繩。爸爸對牧童說:“你要了解牛的脾氣,不能只憑性子硬牽?!?
一個英國家庭有兩個仆人。一個仆人叫喬,負責主人的餐飲;一個仆人叫瑞,負責書房、臥室的整潔,兩個仆人都非常盡忠于主人。喬了解主人的口味和用餐習慣,一日數(shù)餐,不用每餐都詢問主人的想法,每次用餐都會靜靜地候在一旁,但絕不勸主人用餐。在做好一件事情之后,他會不多言地悄悄走開,而當主人一聲招呼,他又迅速出現(xiàn)在主人的面前。而那個叫瑞的仆人,把主人的書房、臥室收拾得一塵不染,但他常常自己做主,把主人的用具、書本放到他認為最合適的地方,還不停地告訴主人什么時候該用什么,甚至,在主人想一個人看會兒書時,他也會不停地跑過去問一問:“您還需要什么嗎?”沒多久,主人辭退了瑞,而瑞滿腹委屈:我對他那么好,他為什么不喜歡我呢?
這多么像父母對待兒童期的孩子。
別把孩子當牛去硬牽,也別把自己當過度忠心的仆人去服侍孩子。孩子自小到大,至少有十八年,甚至更多的時光需要父母的照顧,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給予孩子獨立發(fā)展自我的自由和選擇的權(quán)利與機會。
人生會有無數(shù)個選擇的路口,每一個孩子都將獨立地去面對以后的生活,獨自承擔好和不好的結(jié)果。在他面臨很多選擇的時候,沒有一位父母能夠永遠代替。
應該說,夏楊是在我們家庭的“放任教育”中長大的孩子,我們尊重他選擇的權(quán)利,從小就給他選擇的權(quán)力,讓他在選擇中學會選擇,在很多事情上培養(yǎng)他選擇的能力和勇氣。
在夏楊小時候,我們給他選玩具、買衣服時,都帶著他去,讓他自己選擇。比如去買玩具,我會有意識地告訴他:“夏楊,你今天可以買兩件玩具,價錢在30元之內(nèi)?!比缓?,我就看他在那里為這個有條件的選擇猶豫。一會兒他拿起一輛小汽車,一會兒又拿起一個變形金剛,翻來覆去好多次。其實我是讓他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一種心理品質(zhì),讓他知道選擇的同時就是在放棄,放棄之后自己是要承擔后果的,這種體驗不是我用語言告訴他的,而是讓他從小在多次的選擇中感知的。自己選了以后,自己承擔選擇的后果,他就不會因為后悔,而去指責別人了。
教育的目的都需要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去實現(xiàn)。生活中有許多這樣轉(zhuǎn)瞬即逝的教育機會,可以讓父母在隨機中,實現(xiàn)對孩子的教育目的。因為有這樣的意識,所以我就能更多地捕捉到這樣的機會,更多地利用和創(chuàng)設(shè)這樣的機會,在孩子感覺不到被“教育”的生活樂趣中,達到有目的的教育結(jié)果。
有的家長說,孩子不聽話怎么辦?那要看他是在什么問題上不聽話。比如說,孩子喜歡紅色衣服,你非讓他穿黃色衣服;孩子喜歡學電腦,你非讓他學鋼琴……不是孩子不“聽話”,實際上是家長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