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能多元地搜集資料;
c. 能有效地傳遞所學知識;
d. 能恰當?shù)剡\用技術;
e. 能利用圖書館增強學習。
“思考能力”分為:
a. 能學習研讀與主題相關的資訊;
b. 能有效地運用知識;
c. 能省思并且做決定。
研究能力與思考能力的評量,是臺灣教育體制中最缺乏也是最不受重視的,幾乎等上了大學才可能碰到、用到。我非常驚訝他們從小學就在觀察、檢定、訓練孩子這方面的能力。現(xiàn)在我可以理解,一位洛杉磯朋友提到女兒班上以一學年時間讓每個學生自行尋找主題,期末交報告。他說那些孩子好會做,每個人都是厚厚一本。我了解這是怎么一回事了。但我仍要問:為什么這里認為研究與思考很重要?為什么臺灣認為研究與思考不重要?哪一個對?
其他能力對我們而言較不陌生,涵蓋行為、同儕、功課作業(yè)等等,比較有意思的是,“社會能力”第一條是:尊重別人及其物品,第二條才是尊重老師。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有效利用上課時間,完成指定作業(yè),服從組織,對個人事物負責,展現(xiàn)自我克制。
五種能力評量方式是:SE(Strongly Evident),DV(Developing),EM(Emergent)。姚頭丸拿SE 或DV。
這份期中成績單像一張尋寶地圖,讓家長看自己孩子像看一座小海島,可推測其礦產(chǎn)、土壤、氣候與漁獲量,但也隱約顯現(xiàn)其宿命的天災。
我跟姚頭丸解釋成績單后,他一手搭著我的肩膀一手叉腰,當場立志:“媽媽我決定了,第二個Quarter 我會表現(xiàn)得更好!”
我說:“好好好,祝你有志者事竟成。你搭我肩膀做什么?”
————————————
連載預告:下期連載,故事將會說到姚頭丸在美國小學上充滿難度和實用性的選修課,讓作者感嘆:“這不是小學,是一所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