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六類“無心之失” 破壞寶寶專注力

編輯:靜渝

  2、提供給寶寶太多玩具

  家長想要寶寶玩得開心玩得盡興,就會一下子給孩子很多的玩具,讓他能夠想玩什么就“手到拿來”。但其實一下子給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孩子面對這些選擇,自然也就“貪心”地這也玩一下,那也玩一下。這么多的玩具其實更讓孩子分心呢,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在多次的這些行為中逐漸形成的哦!

  有目的的活動其實更容易抓住孩子的專注力。家長可以在提供寶寶玩具之前就讓寶寶做好選擇,并告知這一段時間里也只能玩這個玩具,想要其他玩具則要等到下一個時段。家長這樣有意促成孩子在一段時間內(nèi)從事一項活動,能夠給孩子專注的機(jī)會。

  如果孩子還是比較浮躁地想說換玩具,媽媽可以在旁邊陪伴或者參與,增加這項活動的趣味性,讓孩子能夠很好地“堅持”下來,同時家長的指導(dǎo)性有時還能夠寓教于樂,讓寶寶也能在游戲中發(fā)展哦!

 

給寶寶過多的玩具

  3、缺乏耐心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難以專注一件事,很可能是因為家長本來就缺乏耐心,在孩子旁邊過多地催促。

  爸爸周六帶著寶寶到動物園玩,寶寶最喜歡老虎了,就在老虎園前面停留了很久。爸爸等了15分鐘左右就覺得無聊了,便開始催促寶寶去看下一個動物。雖然說爸爸想要寶寶的這次行程能夠豐富多彩,讓游覽活動值回票價,但是如果寶寶是對某個動物感興趣的,不妨讓孩子自行選擇去留。

  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會多觀察,爸媽這時就該放手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享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和專注的快樂,千萬不要為了趕時間而催促他快一點哦!

  4、玩游戲時過多的干涉、強(qiáng)迫

  寶寶在高興地自娛自樂搭積木玩,爸爸非要參與,還對寶寶所搭建的汽車給一些“指導(dǎo)性意見”,寶寶游戲的樂趣就這樣被爸爸的指手畫腳打消了。本來父母想要參與其中是一件好事,但是自以為是的行為干涉往往只會剝奪了孩子的玩耍自由。

  因此建議,家長可以在寶寶有需要的時候再出現(xiàn),如果你看見寶寶正沉醉在他的游戲中,家長便只需遠(yuǎn)遠(yuǎn)地關(guān)注著他而不要輕易地打擾,如果寶寶愿意邀請你和他一同游戲,家長也應(yīng)該多聽聽寶寶的需要,而不是給寶寶的“杰作”提意見甚至著手去添磚加瓦。讓寶寶自由地玩耍,不輕易打擾,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憑借著自己的力量用積木也能為你搭建出一個高仿的巴黎鐵塔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