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財富預期更穩(wěn)定
●促進社會公平,縮小收入差距,不讓“腰包”縮水,緩解中低收入者的焦慮
財富焦慮,是消費時代催生的一種情緒失衡,也是在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變革、觀念變化過程中的一種心理緊張。
在轉型期,隨著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原先的社會保障“安全網(wǎng)”被打破了,新的“安全網(wǎng)”又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的市場化改革在為人們增加選擇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生活不確定性。一旦人們對未來生活少了底氣,就會認為有了“錢”才有“前”(途),對“財富”的渴望和崇拜就與日俱增。
讓人們擺脫財富焦慮,應在提高工資水平上下功夫,也應在控物價、抑房價方面下狠力。
“對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房子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比ツ?,在北京工作兩年多的吳諍,買了東四環(huán)外一套小戶型二手房,“每月還上萬元房貸,一下子抽干了我和女朋友兩個人的工資?!?
吳諍說:“雖然也可以租房子住,但在四環(huán)邊上,60平方米的小居室,一個月的房租得四五千元。與其把房租‘白白’交給房東,還不如咬牙把房子買下來。況且,將來結婚生子,60平方米的房子根本不夠住,換來換去,也很麻煩?!?
目前我國保障性住房主要針對低收入群體,覆蓋面有限,中等收入群體享受不到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成了“夾心層”。
吳諍認為,讓“夾心層”擺脫財富焦慮,就要做好“加減法”,不僅要建立工資正常增收機制,提高勞動報酬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還要做好“減法”,政府創(chuàng)造條件減輕都市人的生活壓力。比如,擴大保障性住房的覆蓋面,讓更多年輕人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的“陽光”,“一旦買房壓力小了,財富焦慮就能在較大程度上緩解?!?
從根本上講,促進社會公平、縮小收入差距、增強公眾對未來生活的信心,是規(guī)避財富焦慮的根本舉措。
應當承認,現(xiàn)在社會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現(xiàn)象,“拼家世”、“拼關系”、“拼資源”……有人鉆制度、法律的空子,一夜暴富;有人加班加點,早出晚歸,卻還是入不敷出。這樣的情形,加劇了人們的焦慮情結。應加快建立真正惠及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暢通向上流動的渠道,讓每個人都看得見未來,穩(wěn)定生活預期。針對城鄉(xiāng)中低收入人群,政府要切實加大在推進教育公平、深化醫(yī)改等方面的改革力度,減輕人們的生活負擔。同時,還要豐富理財品種,拓展理財空間,給老百姓投資創(chuàng)富的機會,增加財產(chǎn)性收入,不讓手里的財富一再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