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同意這三個方面,那么我們就不能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孩子。而目前的評分和考試制度恰恰是這樣的一把尺子,數(shù)學、語文、英語能考90分以上的就是好學生,不及格的學生就是落后生。其實“落后生”具備的某些才華是好學生沒有的,但他們的才華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中被完全忽略。
當然我們不能為每一種才能設置一個考試,也不能改變考試的科目和要求。但作為家長心里要明白,考試只能說明這個孩子在某個方面的狀況,絕對不能成為衡量孩子整體的標準。數(shù)學考試100分,只能說他有數(shù)學才能,但不能說明其他方面。如在為人處世方面,他可能是個自私自利的人,還不如數(shù)學考40分的人。再說,孩子還處在成長過程中,他的才能有待時間的檢驗。如果我們經(jīng)常以考試不及格來責怪、貶損孩子,使他失去信心,他真正的才能就會枯萎。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種智力,只是表現(xiàn)程度不同。每個孩子都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領(lǐng)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教師和家長應該做的,是為具有不同潛能的孩子提供適合他們發(fā)展的不同的教育,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不同類型的人才。華德福教育專家馬丁洛森(Martyn Rawson)說:“學習者的成功標準是相對自己取得的成就。學習是成長、發(fā)展過程,不是為了獲獎或競爭。我取得的一大進步,對你可能是一小步。有些人付出巨大努力,卻收獲甚小。另一人也許只付出一點努力,卻有顯著成效。哪一種方式更有意義?”其實兩種方式都有意義,因為人和人不同,無法比較。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努力了,就應得到表揚和鼓勵,哪怕他仍然考試不及格,但他至少得到了父母的信任和鼓勵:“沒關(guān)系,下次再努力。”想想我們自己,一件事情沒有做成功時,聽到這樣一句話是什么樣的心情?更何況是孩子。在目前的現(xiàn)狀下,如果父母都不能理解孩子,他要獨自承擔多么大的壓力。對于一些生性敏感的孩子,嚴重的還會產(chǎn)生心理問題和行為異常。
馬丁洛森特別告誡家長們:“如果我們?yōu)樽约旱暮⒆釉O置標準,這類標準必須是可達到的,并結(jié)合孩子現(xiàn)狀制定,使孩子能被激發(fā)去超過他以前的成績。如果總是和別人比較,孩子就會喪失信心?!辈粌H別和其他孩子比較,也不要和標準分數(shù)比,和孩子過去的成績相比足矣。